花老了,她的花瓣鬆弛、皺紋增多,原本粉嫩的肌膚也逐漸被褐斑佔據。
可是我知道她曾經的甜美,甚至覺得現在這樣也很有韻味。

我想起了社會是怎麼看待老去的人。

光鮮亮麗的場合從不會找年老的身影代言。隨著年華老去,其形象就被制式地套著保健和養生,身著保守的衣裝、頂上類似的髮型、山海公園,總是如此的背景。

在沒有視覺形塑的廣播串場中,將老人的角色定位為「成天只會過度為子孫操心」的長者,用過於誇張的口音,加深老年者被排拒在年輕世代之外的隔閡感。

人們或許歌頌關心長輩、或許讚揚一片孝心,但鮮少人注意到整個社會對老年者的價值定位,時常限縮了他們同而為「人」的可能性。

花老了,她還是一朵多了幾分層次的美花。
人老了,當然還是一個渴望遠離痛苦、被快樂幸福包圍的人。

期許幾十年後,當我年老的時候:
能努力照顧健康,並且為了創造喜悅逕自閃閃發光著。
穿大膽的衣服、剪意想不到的髮型、參加活動,不在乎其他參與者是年輕人。
放下心底多餘的桎梏,餵養自己的靈魂,儘可能輕盈地享受生命仍在的每一口呼吸。

而其實這些期許,也都是此刻就能練習的。

花會凋、人會走。
抹不去的是我們交會時曾一起分享的美好與悸動。
也許連霍金預言的宇宙終結之時,
時空還會因為這些閃呀閃的光點,
悄悄觸動著。

今天,你也讓自己快樂了嗎?

#創造美好
#分享微笑
#makesomeone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