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以水彩畫了水滴、漣漪和抽象的彩色波光,想表達平靜、療癒、奧妙的感受。
我一直都相信「機緣」這回事,有時會在不經意之間遇見生命中的關鍵時刻,可能是一個人、一件事、一本書、一段特別的經驗。總是回過頭來,對於這些開啟視野的經歷感到不可思議,同時深深感恩。
去年底的某日下午,有幾小時的空檔,臨時決定跟媽媽一起參加一場講座,心裡倒也沒有太多期待,只是想著兩個小時後剛好接著附近的下個行程,天氣冷也就在室內比較舒服。
沒想到我專心聽完了演講、進一步看了講者的書,獲益良多。那場演講是臺北醫學大學韓柏檉教授所主講,書本則是由他親身抗癌經驗寫成的「降癌18掌」。
在書中韓教授分享他自2008年首次罹癌、2012年復發、乃至今日健康活著的心路歷程。包括他如何嘗試各種不同的養身之道,以及如何扭轉罹癌前的個性和心態,轉而迎接更自在的人生。
從飲食、清潔洗劑、運動、靜坐、瑜珈、靈修,韓教授幾乎試過了身心靈層面所有受到推薦的方法,每個方法都是一段緣分,每次嘗試也都是一個契機。其中最令人受用的,不僅是蔬果汁的食譜、洗劑的成分、靜坐的步驟、靈修的途徑而已,更重要的是韓教授罹癌後嶄新的生命態度:一顆開放的心。
開放的心,不是開創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悠遊在同溫層的資訊裡,它是富有覺察的謙卑,願意在評斷的念頭升起時便旋即化開,以超越制約模式和個人習氣的角度看待任何遭遇的人、事、物。這並不代表不辨是非,也不是拋棄原則,而是在遇見與反應之間,給自己平靜觀察的時間,讓新的可能、不同的方向,有指引你前行的機會。
人生太短,沒有時間限制自己。面對未必順心如意的外界環境、人際關係以及健康狀況,真正能掌舵且啟動療癒能力的,就是自己。但是要能啟動療癒力又談何容易,靠的除了是接收療癒訊息的機緣,更是深刻的自我覺察、有意識地接納新的嘗試,並且有足夠的智慧,在嘗試之中選擇持之以恆、或再次改變。而其實許多的轉彎、回頭、繞路、跌撞,本身都沒有所謂好與不好,就像《被討厭的勇氣》書中有句不起眼卻總縈繞我心的文字:「所謂的人生,就像一圈又一圈跳著舞,跳著的每一瞬間,成為一連串的剎那。」
你也曾在轉角遇見預期之外的機緣嗎?儘管可能顛覆一直以來的信念,都給自己一個機會用嶄新角度看待它吧!或許某天回頭,你會感謝那時候,天時、地利、人和,在紛擾多事的現實裡,出現那麼些珍貴特別的縫隙,因為你的佇足而化成了一扇門、照進了光、帶來了緣分、開展了未來的更多可能。
現在的我,凡事相信,但不迷信。所有的遇見和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韓柏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