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了2018年《街角的書店》這部電影,完全不是典型追夢情節,沒有全宇宙的幫忙、沒有成功的契機、沒有相愛的人支持陪伴到最後。

故事說的是在書店與真愛相遇、曾和丈夫擁有美好閱讀回憶的女人Florence,經歷喪夫之後,一心想在街角的老屋開一家書店。小鎮居民視書本為敝屣,沒有人看好這項生意,消息傳到鎮上地方權勢耳裡,更是想盡辦法打壓她,想以更高尚的「藝術中心」做為老屋改建的目標。身旁沒有任何人支持Florence,甚至連自己雇用的律師也站在外人那邊,Florence不願就此放棄,仍然孤注一擲地讓書店開張。觸摸著第一批上架的書籍,她心裡滿滿是感動,有天接到送信息的小男孩告訴她,鎮上近郊一直隱居的爺爺,希望能請她送一些好書過去;在此同時,鎮上一位有主見且理性、思考超齡的女孩,也到書店打工。這位爺爺與女孩,儼然成為Florence在鎮上唯二的知音。
//
有一天,爺爺邀請Florence到家裡喝茶。他們相談甚歡、相見恨晚,同時爺爺也吐露自己其實是被鎮上的流言和權勢,逼得選擇隱居、以書為伴。另一頭,地方權勢並未就此罷休,他們利用關係找人立了法,要合法強制徵收老屋;施壓學校,把打工女孩從書店帶走;又買通一位陰晴不定的虛偽男子,利用Florence的善良,讓他在書店工作,進而串通徵收土地的相關官員,造出一份老屋已不宜人居的調查報告。
//
Florence不只被趕出老屋,也被趕出了這個小鎮。而得知權勢人士暴行、氣得打破隱居身分再次挺身而出的爺爺,原本因為遇見Florence而感到世界還有希望,卻在找權勢人士理論的回程路上,因身體無法負荷、倒地不起,從此離開了人世。Florence得知後心碎欲絕,此時該權勢人士卻還現身書店,扭曲爺爺當天說的話,意圖讓她認為爺爺也是站在權勢那邊的。
//
Florence滿腔的憤怒與無奈,她什麼也不能做,只能坐在岩石上,淚看潮起潮落。
//
搭船離開小鎮的那一天,她躺在老屋地上,和一切告別。船才離開岸邊一點點,那位慧黠的女孩突然現身岸邊,懷裡抱著一本書,遠方老屋所在的位址冒出了陣陣黑煙。
//
女孩幫她燒掉了老屋。她不讓別人搶走老屋的精神還有Florence在那裡構築的勇氣。
//
女孩長大後,也開了一家書店。她記得也認同Florence說,書店是最不會讓人感到寂寞的地方。
//
Florence的夢想看似被糟蹋了,但是她的勇氣、善意和對文字的愛,給了已逝的爺爺安慰,也給了年幼的女孩鼓勵。
//
我相信的,就是這孤獨卻實在的善良。有些必然的渺小,卻能帶給某人最強大的力量,所以儘管孤軍奮戰、窒礙難行,重要的核心信念和你所堅守的美好價值,絕不會白白浪費。知音難覓,然而知音必定存在,而一個生命認真體現的熱度,會以許多方式在另一個生命中延續下去,那是物質、權力、名利都無法取代的價值與感動。
//
像蘋果皮般細緻優雅且具文學氣息的海芋,是我心目中的Florence ; 鮮豔靈活的千日紅,則像那位聰慧的小女孩 ;  翠綠又帶點枯黃的嘉寶樹葉,是孤獨卻有底蘊的爺爺 ; 而置於背景、受上流社會喜愛的庭園玫瑰,則是小鎮裡向權勢靠攏的群眾。
//
「只是微小的快樂,便足以支撐這龐大荒涼的人生。」—張曼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