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聽見這首曲子 (https://youtu.be/jA9KsXisd18),是選自20世紀初著名鋼琴家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第二樂章裡的一段。旋律更成為後來70年代美國歌手Eric Carmen著名歌曲 “All by myself” (https://youtu.be/iN9CjAfo5n0) 的主歌。

優美提琴緩步向前,像舞者專心延展四肢,帶領觀眾進入深沉的內心世界。鋼琴音輕輕地襯在後頭,彷彿撩撥心弦,不多不少、不疾不徐,以剛剛好的姿態,帶來微微悲傷但卻極為優美的聽覺感受,在需要寧靜的時刻,特別喜歡這首曲子的陪伴。😌

而“All by myself” 借用其中旋律成歌時,大肆渲染了悲傷的面向,把孤獨、隻身一人的寂寥心酸表現得淋漓盡致。雖然Céline Dion後來也有翻唱,不過我還是偏愛原唱Eric Carmen表現的情感張力與滄桑。歌詞裡一段 “Hard to be sure / Sometimes I feel so insecure / And love so distant and obscure / Remains the cure” 寫出了愛的遙不可及與愛的療癒力,瞬間把整首歌的撕心吶喊聚焦到人類共有的渴望上,聽來有些惋惜、卻又很珍惜,有愛的每一刻。💌

週一晚上,分享這兩首曲子給你們。我不是音樂專家,但想創造充滿療癒感的生活,音樂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忙了一整天後,選首歌曲讓自己徹底徜徉在樂音裡,享受音符的洗禮,褪去日間的塵埃。明天,又是新的開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