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大自然有療癒的效果,我想這是無庸置疑的。在《喜悅的形式》書中,作者提出了「自由」這個元素,指的就是大自然、野外及開放空間。開闊的視野、都市裡的植物和綠地、荒野的美、更接近野生植物型態的花藝,與大自然相關的一切只要適時進入生活,就能讓你暫時遠離日常束縛,感受重獲自由的喜悅。  

有些人喜歡在家中種植物,當然這會是一個很棒的方法。而如果環境不允許,研究指出擺放開闊視野的風景照、壁紙或織品,也能達到將自然帶入家中的效果。更甚者,也可播放音樂,模擬大自然的環境,幫助自己放鬆。假日時則可以規劃前往野外,進行森林浴。只是單純在樹下放鬆,就能增加體內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提升身心健康。  

世界的進步帶來了許多人工規劃,加上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造成野生品種失衡,知名園區、自然景點普遍變得「不夠野」,也引發近來開始出現推動「回歸自然」的趨勢。真正的荒野帶來的熱鬧、豐富、多樣感,帶給人的療癒力是更上一層樓的。  

我到目前為止去過最野的地方,就是南非了。長頸鹿在身旁不遠處經過、隨處可見盛放枝頭的花朵、山崖間佈滿碎石和不知名的美麗植物,搭上極藍的天、新鮮的空氣,是非常令人難忘的地方。  

四年前,我看過 ⟪世界之庭 Dare To Be Wild⟫ 這部電影,描述女主角參加英國著名的雀爾喜花展,卻一反常態將展品設計為仿野外園區的創新故事。這部片後來也被CNFlower的講師提及,現在最新的花藝美學,便是更可能地向大自然姿態學習。CNFlower設計總監凌宗湧老師在杭州富春山居創造的花藝代表作,也是當場利用酒店後山的素材即興創作,並成為近年來受人推崇的作品。這些現象都告訴我們,就算到不了野外,設計領域也正朝著「更自然」、「更野」的方向走,因為這樣的視覺美感,的確釋放了自由元素,帶給人更多的滿足與嚮往。  

想在繁忙緊湊的步調中體驗重獲自由,考慮把自然的元素、自然的行程帶進生活中吧!禁錮著你的或許不是生活,而是缺乏自然滋養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