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我在IG限時動態上傳了一個影片,說覺得滾起來的水餃莫名可愛!後來才發現,這也符合《喜悅的形式》書中作者所提出的元素之一:玩樂,圓圈、球形和泡泡的形狀。 

作者提出,在成人社會中,玩樂和可愛很容易被視為膚淺,但玩樂是發自內心的本能力量,若能在工作環境中適時加入與玩樂連結的設計,會是很有助益的。什麼能與玩樂連結呢?不妨回想童年的回憶是不是充滿著圓圈、球體?研究也顯示,相較於銳利角度連結危險和消極,人會自動將曲線形體與安全正向的感覺連結。 

上回我問大家覺得做什麼能增添生活療癒感,有朋友告訴我是看小貓、小狗、嬰兒的圖片,的確書中也引用動物行為學家的觀點,解釋動物幼年時期常見的外貌特徵,是如何引發喜悅、刺激成年動物保護和養育的衝動,藉以確保其存活。更甚者,可愛的特徵不需要是生物,圓滾滾的外觀都能喚起人們的喜悅!🎈 

拱形門、花苞裙、懶骨頭沙發、圓形地毯、泡泡浴、波浪型建築、毛線球…生活當然不必全環繞著圓形的物品,但也別抗拒一點點可愛能帶給你的童心。有時候,就是這些圓滾滾的小玩意,不經意撫慰內在的稜角,讓你遇見天真的自己:那個充滿活力、在玩樂中探索、對世界好奇、經常以笑聲填滿周圍的你。即使長大了,你仍然可以隨時啟動這個部分的自己,挑選種類、微調比例,讓最純真的心緒,有機會帶來不同凡響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