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的草稿在產前就寫好,是一篇一定要在六月完成的文。  

六月,是我誕下一個新生命的月份,也是我曾送走一個生命的月份。眾人對我肚子裡新生命的期待,讓我想起在青春正盛時期就逝去的弟弟。  

懷孕初期,我常夢見弟弟,在夢裡他永遠都是走時那個年紀的模樣。對於好一陣子沒夢見他的我來說,那陣子的夢都像是祝福,像是弟弟靜靜地跟我說,到我肚子裡的會是一個備受祝福的小生命,要我別擔心。  

我總是會想起,弟弟離開的那一刻,冰冷的身體、蒼白的嘴唇、靜止的軀殼; 第一次瞻仰遺容,更加乾癟的身體、凹陷的眼睛; 親手經歷火化的步驟、骨灰的簽收、運送骨灰的山路 — 那些畫面,在我腦海裡,具體又清晰,定義了死亡的輪廓。別人總是會說,他解脫了、不要再想、要走出來。然而對我來說,儘管心底深處是祝福,某個角落都還是有弟弟的位子,那是曾一起走過的生命印記,也是情感的烙印。  

經過這麼多年,仔細想想我是如何面對死亡的?大概就是允許悲傷、看見愛吧。讓時間帶著種種情緒流過,然後,清楚明瞭活著的當下,每一刻都是奇蹟。  

記得閱讀過的靈性觀點中,生和死是同一件事,每個靈魂都帶著不同的藍圖,在時空中旅行。  

在帶著關於死亡的印象九年後的這個六月,我經歷了誕生的過程。  

清醒著感受肚子被剖開,有人在大力左右拉扯。誕生那一刻,濕透的身體、響亮的哭聲、充滿生命力的呼吸; 第一次睜開雙眼,露出澄澈發光的黑眼珠; 開始學習親餵,看著寶寶本能地吸吮,一天一天,雙頰變得益發飽滿。換尿布、洗屁屁、用不同姿勢抱著軟軟的他 — 一點一滴,都在我記憶裡儲存了新的經驗,原來這就是生命的開始。  

有位前輩總說,因為知死,方知生為何物。  

以前我能懂,但現在好像更懂了。  

等寶寶懂事,我會告訴他,照片裡這個長得跟媽媽很像的,是你的舅舅。他因為生病,很早就到天堂去了,面對身體的不舒服他一直都很勇敢,而且,他也是讓爸爸和媽媽有機會認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