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別人比較」一直都是耳熟能詳的概念,然而「不和自己比較」卻是我轉換身份後,新得到的體會。  

常人總言,凡事只要跟自己比,今天的你要比昨天更進步。可是他們都忘了,有些時候生命會發生很大的轉變,與其追求線性進步,其實更需要著眼於非線性的成長,以及適應改變的能力—因為一切的基礎便是:無論外境如何轉彎,都要和自己好好相處。  

我也曾為自己設定許多不進則退的規則,彷彿生命只有直線的前進,才稱作努力、才足以對得起自己。不過懷孕、生產以及照顧寶寶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影響著我的體能狀態、心理感受,還有時間的安排。我開始思考:如果不與自己比較,我能如何衡量自我?我要如何抓住一向能令我安心的進步指標?或者,我真的需要抓住它嗎?  

從月子中心回家的第二週,還在適應和調整寶寶與我們的生活節奏,不斷練習著找到和老公的合作模式以及更順暢的安排,我漸漸體會,這個每天認真生活的自己,即使已經無法跟上以往衡量自我的指標,卻仍然踏實地成長著。生命韌性的鍛鍊併同心境與性格特質的轉化,都在每段經歷中進行。而我總相信,這些改變會帶著我前進—無論我現在看不看得見具體的成果,前進都在發生。  

在生命不同階段、面對不同挑戰,有時要從「與自己比較」的執著中抽離,拋開那些量化規則,重新以平和的心緒,細數獲得與成長。在付出與收穫中,調整生活步調,也調整愛自己的方式。  

練習與自己好好相處,就像 “Bloom where you are planted.” ,在哪裡都可以開出屬於當下的,特別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