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很心傷,親近的人慢慢疏離了,最在乎的人也傷他最深。

我想起自己近年來每次的哭泣,心底總有不能對外言說的苦,往往在旁人最看不出來的地方,藏著我們必須獨力面對的挑戰。記得有人曾經問我:「你已經結婚了還會有這種煩惱喔?」沒錯啊,結婚是一種關係模式的學習,絕不是孤獨的解藥,也不會抵銷人生的課題。在課題面前,我們都是孤獨的。

最在意也最難跨過去的檻,往往就是屬於我們的課題。總以為課題就像是「學到教訓」那樣的概念,後來才在淚水中一次次看清楚,所謂的「課題」,不是學到就好,而是很長一段時間的共存。

每個生命階段都會出現不同的課題,生離、死別、個人成長、關係維繫,看起來為數不多的範疇,卻可以讓每個人力竭心傷。

在一段關係裡,儘管讓你不舒服的是對方的行為,然而這個「不舒服」卻可能就是自己的罩門。我們都知道不能奢望改變別人,在關係裡除了嘗試坦誠溝通,更重要的仍是面對自己

自己的想要,映照著自己的匱乏。匱乏可能來自童年經驗、陳年經歷,或靈魂累世的創傷。這種匱乏感往往會蟄伏在某處,並在你最放不下的事件上,放大你的情感,讓你彷彿深陷泥淖,動彈不得,感到無助且痛苦。

事實上,雖然身處的情境帶來許多限制,但我們還是擁有幾個有限的選擇:反抗或接受、犧牲或承擔、留下或離開。宇宙的奧妙就在於,屬於你的課題,會用各種方式回來。在抒發情緒後,願意下定接受和承擔的決心,就已走上療癒的路。會很辛苦、會經歷反覆,也會再次流淚、覺得力量渺小。但是除了你自己,沒有人可以替你,填補你心裡的缺口。

總是選擇創造這條路吧!用愛自己的心,找到那個即使必須妥協於現實限制,但還是能發揮自己力量的立足點。可能是調整生活重心、可能是多一點投資自我發展、也可能是承諾自己多跟自己在一起,並學會將你的美好,付出貢獻在與你有所連結的人們身上。把最傷心的糾結交給宇宙,相信能量的流動本身就是一場魔法,你的努力,上天都知道。

不要去問為什麼他這樣對你,問問你自己為什麼沒有把心力更放在發揮自己。

找一個舞台,自己站上去。努力學著與課題共存的你,會用你的方式,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