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週末,參與了《用塔羅寫日記:關於生活的78種覺察》作者孫正欣老師開設的塔羅課程。這本書是我某次在博客來瀏覽時「巧遇」的書籍,閱讀之後很欣賞作者將塔羅牌帶入日常覺察和正念心法的生活化舉例,也因此決定報名課程,將一年前有過學習基礎但一直沒找到緣分繼續深造的塔羅牌,重新納入我的生活之中。

不同於只是占卜、好奇/擔憂事件的發展,我體會到塔羅其實是與靈性成長相輔相成的工具,它提醒我們學習接受一切如是、接受生命的起伏,學習掌握改變的契機、修正看待事件的心態,為自己做出選擇、也為自己負責。

在我所學習過的塔羅裡,老師們都強調牌卡只是工具,並不需要通靈才能解釋牌面。我很認同這樣的態度,儘管的確有通靈者也同時在做占卜,但占卜本身並不需要通靈,所以塔羅並沒有那麼多刻板印象中的神秘儀軌,我們也只是做為解讀的人,因為榮格提出的「共時性」定律,看見內在和外在這條有意義的連結。

牌卡類的工具因為聚焦在單一時空和事件,很大程度地保留了未來的可塑性:在大部分的情境裡,牌卡顯示的未來都是依據當下心境和選擇而定,當你決定了另一種因應方式,未來也就隨之改變。因此,在塔羅裡看到過去、現在、未來,看到環境、成因、建議,看到行動、情緒、挑戰與物質層面,其實都是潛意識的鏡子,幫助我們更直觀地面對內心,並開始學習和自己對話。

舉例來說,有一陣子我很常抽到死神牌。對沒有學過塔羅的人來說,死神的圖面一開始都會讓人心生害怕,甚至會想重抽,確認自己沒有「抽錯」。但實際上同樣問題重新抽牌都是沒有意義的,從自己的情緒反應裡覺察到內心的渴望和害怕,再學著去接受和面對,就是很有幫助的第一步。

後來,死神對於我那陣子很在意的課題有了很清晰的意涵:要先讓恐懼死去,才有機會重生。我在體認到這句話後,經常提醒自己讓無謂的恐懼死去,每當恐懼的浪潮又習慣性席捲而來,我開始練習靜下來,不被淹沒地好好處理情緒:承認恐懼,試著看見背後真實的問題,站穩腳步、選擇前進,看著恐懼又一次流動過去。

就這樣練習了好一陣子後,有天針對這個課題,我抽到了世界牌。世界牌意味著一個主題的圓滿,在那瞬間我也深刻理解到,「圓滿」不是順順利利,是走過高峰低谷、走過脆弱恐懼,在反覆琢磨鍛鍊後,達至的一個小句點。但人生各項課題還在持續,我們也將在一次次試煉裡,譜出自己的內在英雄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