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跡分享|是母親,也是女兒-母親節集體意識縮影與愛的修煉

節日,總是可以看到集體意識的縮影。從商品文案、媒體文章、學校活動到個人貼文,媽媽無論被塑造成傳統還是現代形象,她們之中仍有共通點,像是奉獻、犧牲、 照顧、成全。
或許是我以前總對父親節有奇異的感受,再看母親節時,也會不禁覺得,在集體意識的浪潮下,我們不能假裝不知道,媽媽,其實有很多種樣貌。
你可能會說,就只是個母親節,大家跟著感謝、慶祝,幹嘛那麼認真?
這幾年聽了許多人與媽媽的故事,總是在長大之後,看見關係裡萬般糾結攀在心頭,成為難以言說的羈絆。有人願意去探索或處理,也有人無力改變什麼,而原生家庭的情感、權力結構、愛與需求,總是有千萬種形變,對每個人來說,其實都是今生重要的課題,無論是你作為兒女,還是作為父母。
在推崇特定對媽媽的情懷、或是學校活動教育孩子用制式的方法表達感謝之外,我們能做的,是更用心互相傾聽。教育裡可以加入更多開放的討論,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不同的年齡問他一樣問題,其實可以激發不同層次的思考和回答,也能從小培養起親子溝通的管道。你覺得媽媽對你最大的影響是什麼呢?平常媽媽都怎麼和你相處?你有什麼希望媽媽做的嗎?你有什麼想對媽媽說的嗎?相對地,媽媽們,你覺得孩子對你最大的影響是什麼?平常你都怎麼和孩子相處?你有什麼希望孩子做的?有什麼想對孩子說的?做為一個母親,你有什麼感覺?你能找到出口梳理這些感覺嗎?
父母,或是主要照顧者,在我們生命裡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我常覺得,能夠全觀性看見彼此、嘗試理解彼此,且愛和感謝是真正地流動,那通常不是源自誰的教導,而是個人相當深層的體會和學習。如果這些學習的機會長期掩蓋在集體意識浪潮中,只習慣從簡單的行為表面去呈現親子之間的付出、接受、愛和感恩,那真是太可惜的事情。
我自己和媽媽的關係,像朋友。她走過生命早期的忍讓和艱苦,我很感謝她沒有把生命的重心和期盼全都投射在我身上,反而願意不停和我一起交流、反思內心的感受,慢慢地,我們比以前更了解彼此,也更支持彼此在各自的成長路上前進。
今年也是我的第一個母親節,體會到教養課題是父母很深的修煉。一方面要從教養中反思自己的信念系統,是不是包含了哪些可以改變的恐懼和匱乏、執著和慣性,另一方面更要常常覺察,是否只為了自己的方便,建立了教養的模式。
怎麼和孩子一起建構他觀看和應對世界的方式、怎麼陪伴他長成自己、怎麼在親子互動和自我定位裡感到安適、怎麼在照顧和生活中取得體力的平衡⋯⋯不簡單,可是也很有意思。因為另一個生命,而對自己的生命有了不同面向的琢磨,在互動中不斷覺察、調整、成長,原來啊,這就是親子之間,完全不同於其他種類的,關於愛的學習。
祝福所有媽媽,母親節快樂!成為母親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每段故事,都不容易。願我們都在有限人生裡,盡我們所能地,和自己的母親、也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好好滋養自己、好好修煉愛的課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