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他人的關係,反映了我們與自己的關係

別人說了一些話,讓我在意很久,儘管理性上知道那不過代表著不同的觀點,但每次倒帶重播,還是有如鯁在喉的不舒服。
想起之前讀過:所有的事件都是中性的,是我們的反應賦予了它正負。於是我向內探尋,仔細感覺,這些不舒服的背後,隱含了哪些我的經驗、恐懼,以及來自信念的制約?
那些被說出口的話,指向了我內在的失衡和抗拒。
像失了根的樹,在覺察之後,我還是花了一些時間,懷疑自己、迷失方向,然後感覺到無力和迷惘,努力在不舒服的質地裡,保持清醒。
意思是說,雖然我認真難受,但是我也發自內心明白,不是別人的話在傷我、我也不是非得就此陷進去,而光是這些想法,就足以讓我在反覆倒帶的理性腦下,再一次次歸於寧靜。
在寧靜中,我愈來愈能感覺到內在能量的失衡,總是激勵著說我可以的那邊,原來也好害怕,不可以的時刻來臨。
但究竟有什麼不可以呢?在這個世界盡情伸展,本就是生命的力量之一。
後來跟朋友談起,我說有點懊悔自己沒能在當下表達完整,總是要過段時間思考,才能帶給我更全面的體會。
他說不要緊,如果出發的觀點不同,那我說得再多,對方恐怕也無法看見我的看見。
是啊,的確。所以我把那些話語包裹起來,像氫氣氣球那樣看它們飄上了天。
我謝謝它,讓我如實地經歷內在感覺,更加了解:
我們與每個人的關係,都反映了我們與自己的關係。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