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將至,氣溫總在正午升高,空氣聞起來有種溫柔的燥,常帶我回到青少年時,最好的朋友要找我「談判」的那天。

發生了什麼、說過了哪些,其實我不記得了,但我一直都會想起,她對著我說,妳真的很圈圈叉叉。

圈圈叉叉是什麼?我的解讀是我討人厭、我有問題、我最好躲起來不要被看見。

近年來,我在各種療癒練習裡回想過這個故事,看見青少年的人際互動對往後關係應對的影響。然而,「看見」並不是為了把責任推給過去,我發現能夠對過去經驗施展魔法的小片刻,就在這個微妙的「看見」裡頭。

如果看見的是當時說這句話,對方的表情和語氣,我還是會陷在青春女孩的鬥爭和恐懼中。如果看見的是僵在現場無法反應的我,那麼還是會認定自己是個不懂得處理衝突、沒辦法與人正面對話說出心中想法的人。如果看見的是在那天之後的人際狀況,記憶裡有太多攻擊排山倒海,我本能地只想躲藏,哪怕是表現得好,還是希望沒有人看見最好。

可是當我跳脫「人」,不看對方、也不看自己,就只是看著這件「事」曾在我生命中發生,我才會單純捨不得,如果每一個人都擁有發光的內在,怎麼她就因此把光芒藏起來。我會想擁抱她,跟她說,正因為這些體驗感覺之深刻,我才累積成了現在的我。

職場總談不可取代性,而我常想,世上真沒有什麼是非誰不可,但時間累積在每個人身上的年輪,就是獨一無二。

看見故事帶來的體驗,把這份專屬於自己的感覺,轉化成想要的模樣。可以是同理心、是面對人際難題時做出不一樣的行動、是觸及有相似議題的孩子,給他們支持和鼓勵,或者就只是單純感謝自己,一呼一吸間把當時難受壓在心頭上的負面情緒釋放開來,承諾自己從今而後,你會給自己你本有的自由。

故事每天都在發生,我們有千百個機會批評對方或指責自己,但同時我們也有千百個施展魔法的機會,看見事件、看見感覺、看見做出不同決定的可能性。🌱

#自我療癒 #覺察轉化創造 #內在光芒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