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就算你覺得自己現在只有40分,也一定會有現在需要你的人。」
別人說了一些話,讓我在意很久,儘管理性上知道那不過代表著不同的觀點,但每次倒帶重播,還是有如鯁在喉的不舒服。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叫一聲來聽聽啊,他都不會發出聲音嗎?個性太安靜了,這樣不行!」兒子1歲生日那天,和長輩視訊,聽到這句話,我理智線差點沒斷。
當下忍住了,事後認真想,為什麼我會有這麼大的不舒服?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本討論「關係中的焦慮」的書-《情緒共振:親密關係中,如何修復焦慮衝突,一起成長》,Carolyn Daitch, Lissah Lorberbaum著,日出出版,2020年。
朋友問在家會不會不知要做什麼?我說不會,因為有好多想看的書、想寫的東西、還要花很多時間陪小孩。的確,在家生活對自由文字工作者的我來說並非難事,但對習慣在外跑來跑去的人而言,這樣的生活之所以引起情緒騷動,除了對疾病的恐懼以外,還包括了生活的被剝奪感。
疫情再度變得嚴峻,值此人心浮躁的時刻,如常生活成了眾人最大心願。想起跨年時好多人興高采烈亟欲送走2020,然而當時全球疫情方興未艾,我們彷彿也都嗅得到,疫病的考驗還沒能這麼快結束。
愛寫作的牌卡諮詢師 學療癒的薩滿實踐者 釀美好的花藝設計師 持續探索玩耍的二寶媽 陽光樹梢心靈樂園 創造中🌱 #靈性成長 #印加薩滿 #花藝創作 #療心卡 #偉特塔羅 #覺察 #轉化 #創造 #療癒